圈椅是一种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的椅子,造型圆婉优美。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坐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上,会感到十分舒服,颇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在选购时该如何鉴别圈椅的质量呢?下面整理了几个需要注意的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 看椅圈的形状
圈椅上半身造型是否优美,几乎是由椅圈的形状来决定的。一张上品圈椅,其扶手如弓,张弛有度,看了让人赏心悦目。圈椅扶手是由两条太极线组成的,末端S处稍细,后背部分略粗,扶手的整体造型及其粗细变化让人能感受到太极的柔劲。
二、 看靠背板的形状
传统圈椅的靠背板都是作成梯形的,上小下大。而且梯形上下两边尺寸差距也很讲究,一般上下差距在1.7-2.1公分之间,这样圈椅的靠背板看上去才会给人上小下大的感觉,显得更稳健。圈椅的靠背板都是呈“S”形曲线,联帮棍也呈弧形,形状像弯弯的半弦月,与靠背板的形状形映成趣,流畅的线条向椅外扩展,从而加大了椅面的宽度,坐起来也更舒服。
三、 看扶手的形状
鹅脖(扶手下的立枨)有的与腿足一木连做,也有的两木分做。连做者垂直于座面,追求的是简洁牢固,但费料费工增加成本,售价也会更高;分做的往往做成一个变化的“S”形。扶手部分的形状像书法中一撇一捺的顿足,收放有致,这样才恰到好处。
四、 看比例
圈椅的上下身要遵循一定的比例,上身过高会让椅子显得头重脚轻,上身过低则显得呆滞。如果下身高度不对,人坐上去不舒服,很容易就能发现失误。所以工匠制作圈椅时一般不会把下身的高度搞错,但上身的尺寸就比较难拿捏了。一般而言,上身的尺寸由鹅脖来决定,传统的圈椅鹅脖为22.5厘米左右。而当椅圈高度接近48厘米、椅圈直径接近61厘米时,人体舒服度较高;当椅圈倾角近似25度时,试坐者肩部、臂部和腰部的舒服性较强。
五、 看拼接
传统的红木家具都采用榫卯结构,圈椅也不例外。圈椅的椅圈是用三接楔钉榫来连接的,椅圈上楔钉榫的连接工艺也是判断圈椅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工粗糙的圈椅椅圈楔钉榫的连接处可能会留下较大的缝隙,事后工人们会用锯末粉将其补上,但这样的话会留下一条明显的黑线,很容易看出来,而做工优良的榫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传统的圈椅拼接处楔钉的形状应该是正方形,因为这样才能在上下左右上保持连接的稳固性,一字型的楔钉也有用,但其效果相对来说会差一些。
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
明清家具与其他工艺品不同,绝大多数没有年款,其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通常有三个窍门:
明代椅子常见有四出头式和官帽式,还有圈椅、玫瑰椅等。四出头式和官帽式椅子在明代墓葬中曾有发现。因此,在鉴定中可以判断,凡与这类出土椅凳风格类似的传世扶手椅品种,应断为明式制品。有些较早出现的家具品种,往往到了清代后就不再流行。传世的圆靠背交椅基本都是明式家具。而式样庄重、体态硕大的太师椅,则是清式家具的代表。
法则二:用材
明清家具在用材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辨别木材是鉴定家具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传世的明清家具有不少是用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乌木等木材制作。在清代中期以后,这几种木料日渐匮乏,成为罕见珍材。所以,凡是以这几种硬木制成的家具,大都是传世已久的明代或清代前期遗物。
虽说此类家具后代也有仿制,但终因材料难得及价格昂贵,为数极少。今存的传统硬木家具也有许多是用红木、新黄花梨和新鸡翅木制作的。由于这几种木材,是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日益难觅的情况下才被大量使用,所以,以这些木材制作的家具,大多为清代中期以后至晚清、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产品。如有用红木、新黄花梨或新鸡翅木制作的明式家具,因其用材的年代与家具流行的年代不相吻合,故大多是近代的仿制品。当然,这也不能完全一概而论。但从总体上说,红木家具的大量出现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传世的榉木家具,不能以材质来判断年代,因为它在明清两代均被广泛用于制作家具,并在造型上也较多地保持了一致性,许多清代中期及至更晚的榉木家具,仍然沿袭着明代的手法。所以,对榉木家具的断代,应更多地依靠其他方面的特点来进行鉴定。了解不同时代的装饰风格是家具断代的重要依据。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装饰风格。镶嵌装饰就是明代与清代家具区别的一个明显标志。明代家具很少用镶嵌装饰,而清代家具则多镶嵌装饰。引用请点击输入描述
请点击输入描述
请点击输入描述
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圈椅是方与圆相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圈椅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从审美角度审视,明代圈椅造型美、线条美,与书法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具有中国泼墨写意画的手法,抽象美产生的视觉效果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圈椅的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这三度的组合,比例协调,构筑了完美的艺术想象空间。
明代家具椅子的特点是什么?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明代家具的比例极为匀称而协调。椅子,其上部与下部,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的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明代家具仍然牢固如初,足以体现其结构的高科学性。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和装饰用材多种多样。但是,决不贪多堆砌、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使整体上保持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明代硬木家具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大都呈现出羽毛兽面等朦胧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其用材多为黄花梨、紫檀等高级硬木,本身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外,不加添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特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趣味。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遂命仆人”
本文概览:圈椅是一种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的椅子,造型圆婉优美。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坐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
文章不错《黄花梨圈椅怎么鉴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