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质的笔筒如何辨别真伪

摘要: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笔筒材质多样,可见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不同材质的笔筒如何辨别真伪?下面来了解下。一、笔筒收藏材质有哪些

笔筒的材质多样,千姿百态,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

1、瓷质笔筒

瓷质笔筒是一次烧成品,品相和釉色是关注的重点,烧造工艺越难价值越高。

从年代上讲,明代笔筒纹样多以人物故事为主,也有酱釉和单色釉。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笔筒,是近年来升值最快的佳品。在这一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已达巅峰。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必须从釉色、造型、画意笔法仔细研究。

目前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古玩市场上还常常可以看见。

2、木质笔筒

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瘿木、榉木等。最具价值的是紫檀、黄花梨笔筒。鉴别木笔筒除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现在流行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只要用料上乘,只要是硬木,就是好东西。

其实并不然,对于木笔筒还应从其工艺水平、年代早晚、产生的时代背景等诸方面综合评估,用料的高档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竹笔筒

目前最早的是南博藏明嘉靖、正德年间朱松邻制松鹤纹笔筒,朱松邻领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深峻,立意古雅。

现今古无市场多见仿制品,其水平只有能望名家项背。鉴定是否名家之作,先看笔筒时代风格,然后是皮包浆与雕工,最后看款识。竹制笔筒随着时间与环境温湿度变化,表皮会起物理变化起皱不光整。

4、漆笔筒

北京故宫藏明历带朋“宣德”寄托款的戗金彩漆云龙笔筒为目前存世最早的漆笔筒,它的收藏价值在于笔筒制作工匠的名气,纹饰是创作还是仿作,其中镶嵌百宝的,还要看是否完整,有无后镶添补痕迹,原作无损品相佳则价高。

5、象牙、玉质笔筒

目前市场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玉质笔筒多见于清代。牙、玉笔筒鉴定方法与一般鉴定玉器、牙雕的方法相似,与竹木雕鉴定法也有借鉴之处,或可按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因品美质优,屡创佳绩。

二、不同材质的笔筒如何辨别真伪

1、瓷笔筒:看胎看釉看画

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中极难一见。天启、崇祯时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器口器足处有暗刻纹饰为崇祯瓷笔筒的典型特征。

清顺治瓷笔筒传世品略少,但器型品种较多,有直口直壁式、束腰侈口式等。康熙时瓷笔筒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品种极为丰富,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三彩及各种颜色釉。其典型特征是胎釉结合紧密,胎质细腻。无款者居多,少量有堂名款,器壁上亦见有干支款。

雍正、乾隆时期瓷笔筒传世品较清初要少,但制作精巧,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器型,如六方形、扁方形、双联形等。如粉彩双联方胜形山水笔筒,为乾隆时笔筒的典型。此时期官窑器物多有纪年款,民窑则为干支款或堂名款。

瓷笔筒除了要看胎、釉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如:清雍正木釉墨彩山水人物笔筒,在2009年北京瀚海春季拍卖会上以699.4万元成交。清康熙青花万寿笔筒,在2012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322万元成交。

2、竹笔筒:重时代风格和款识

竹是中国有着特殊文化意蕴的植物,与“梅、兰、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和“松、梅”一起则被称为“岁寒三友”,文人尤其崇尚使用竹雕笔筒。

目前最早的是明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朱松邻制松鹤纹笔筒,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洗练剔透,层次分明,起伏多变。继竹刻大家朱松邻之后,其子朱小松、其孙朱三松在嘉定竹刻中也颇负盛名。

清代竹刻艺术高度发展,竹刻名家层出不穷,清代竹刻笔筒继承了明代的优良传统,如清初的吴之_在继承嘉定“三朱”的同时,以浅浮雕突出主题,特别是留空为背景之法尤显北魏浮雕之神韵。如吴之_竹雕御马图笔筒,顾珏竹雕竹林七贤笔筒,为清代竹刻笔筒中的精品。

现今古玩市场多见仿制品,鉴定笔筒是否为名家之作,先看笔筒时代风格,然后是皮包浆与雕工,最后看款识。2010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周芷岩刻黄花梨竹石大笔筒,成交价竟高达873.6万元。

3、木笔筒:懂材质重雕工刀法

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沉香木、金丝楠木、红木、乌木、榉木等,以紫檀木、黄花梨木、沉香木等为贵。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做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意境深幽,以紫檀、沉香木较为常见,纹饰以花卉居多。清代木雕笔筒则风格截然不同,雕法更加全面,有浅刻及浮雕、镂雕、阴刻综合技法,刀法更纤巧细腻,古朴典雅。

鉴别木笔筒除要懂材质外,还应注意雕工刀法、工艺水平、年代早晚和时代背景。目前古玩市场上普通的木笔筒成交价在1000元以内,而清代早期的黄花梨和紫檀笔筒则非常罕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一件也不足为奇。在2011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只清代沉香木高浮雕山水人物笔筒成交价为161万元。2012年北京嘉德春拍上,明代周翥金龙海兽紫檀笔筒以5520万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木质笔筒的成交价排行榜。

4、漆笔筒:价值在于工匠名气

它的收藏价值在于笔筒制作工匠的名气,纹饰是原创还是仿作。其中镶嵌百宝的,还要看是否完整,有无后镶添补痕迹,原作无损品相佳则价高。如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花卉百宝嵌黑漆笔筒。该笔筒图案精美,布局讲究,是明代百宝嵌漆器的代表之作,显示了明代晚期漆工的高超技艺。该笔筒近乎立方体,口部是倭角正方形。平底无足,内外均髹黑漆,器壁四面选用螺钿片、寿山石、碧玉、绿松石、象牙等料,嵌出梅花、海棠等折枝花卉和蝴蝶,纹样精致绮丽,高雅不俗。

5、象牙、玉质笔筒:可借鉴竹木雕鉴定方法

以深雕、镂空和阴刻技法琢制山水人物等纹样,人物与景色相配,纹饰精致,层次丰富,布局繁密,立体感强。目前市场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玉质笔筒多见于清代,其中白玉笔筒价值最高。

鉴定方法与鉴定玉器、牙雕的方法相似,也可借鉴竹木雕的鉴定方法,按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2007年,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以5408.75万港元成交,创下了玉质笔筒和白玉雕刻的世界纪录,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笔筒的收藏最好能按不同材质而有所区别,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而且选择笔筒的时候,要首选名家的作品。如清代的吴之_、周芷岩、顾珏等著名的竹刻家,他们的作品精美绝伦。瓷质笔筒当以清代早中期为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乾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需要收藏者分外留心。

笔筒收藏材质有哪些

嘉定白蒜 嘉定白蒜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香辣蔬菜,具有白、嫩、脆、辣等特点。 肉鸽 嘉定从80年代中期引进世界著名肉鸽品种美国王鸽,经过科学饲养,这种肉鸽体形大、肉鲜美,其蛋白质含量在22%以上(乳鸽出壳后25-28日体重可达500-700克)。现在上海汇农实业总公司肉鸽公司每天可上市乳鸽2万多羽。 嘉定白蚕豆 嘉定白蚕豆具有豆瓣大、形扁平、皮薄白等特点。著名的“上海城隍庙五香豆“的正统原料就是嘉定白蚕豆。 南翔小笼包 南翔小笼包是嘉定最富特色的名点。早在清同治年间便在市上畅销。南翔小笼包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鲜、肉嫩、形美而著称于世,成为嘉定名点一绝。产品连年获得“中商部饮食业优质食品金鼎奖”、“中华老字号”、“中国特产粮品”、“日本速冻定点企业”等殊荣。 黄草编织品 嘉定的黄草编织品是驰名中外的手工艺品,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嘉定人民利用本地的黄草为原料编织成数十种玲珑精细的生活用品,缀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精细美观,轻巧方便,既有使用价值,更有审美情趣,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 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是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明嘉定南翔人朱鹤(号松邻),首创以深刻为基本作法的浮雕和圆雕的竹刻艺术。嘉定竹刻以技法齐备、作品精绝而称誉遐迩,嘉定曾被人们誉为竹刻之乡。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还陈列着“嘉定竹刻”的作品。 嘉定巨峰葡萄 嘉定巨峰葡萄,以其果粒硕大、颜色紫黑、肉质肥厚、甜酸适口、芳香醉人而名闻遐迩。巨峰葡萄原产日本,嘉定区于1970年开始引种,1984年后迅速发展,1992年全区种植1.0845万亩,遍及各乡镇。2002年嘉定建设1.2万亩优质葡萄产业化生产基地,其中马陆镇占全区葡萄面积80%,年产鲜果1.5311万吨,成为嘉定瓜果生产中的特色产品。2001年马陆神绿公司生产的巨峰葡萄在上海市优质葡萄评品会上获金奖。 巨峰葡萄果肉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高达15%,氨基酸种类在15种以上,其中不少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苏氨酸等,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较丰富。此外,还含有0.5%-0.7%的有机酸,可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由于营养丰富,葡萄已成为嘉定的重要果品。

摘要: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笔筒材质多样,可见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不同材质的笔筒如何辨别真伪?下面来了解下。一、笔筒收藏材质有哪些

笔筒的材质多样,千姿百态,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

1、瓷质笔筒

瓷质笔筒是一次烧成品,品相和釉色是关注的重点,烧造工艺越难价值越高。

从年代上讲,明代笔筒纹样多以人物故事为主,也有酱釉和单色釉。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笔筒,是近年来升值最快的佳品。在这一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已达巅峰。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必须从釉色、造型、画意笔法仔细研究。

目前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古玩市场上还常常可以看见。

2、木质笔筒

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瘿木、榉木等。最具价值的是紫檀、黄花梨笔筒。鉴别木笔筒除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现在流行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只要用料上乘,只要是硬木,就是好东西。

其实并不然,对于木笔筒还应从其工艺水平、年代早晚、产生的时代背景等诸方面综合评估,用料的高档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竹笔筒

目前最早的是南博藏明嘉靖、正德年间朱松邻制松鹤纹笔筒,朱松邻领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深峻,立意古雅。

现今古无市场多见仿制品,其水平只有能望名家项背。鉴定是否名家之作,先看笔筒时代风格,然后是皮包浆与雕工,最后看款识。竹制笔筒随着时间与环境温湿度变化,表皮会起物理变化起皱不光整。

4、漆笔筒

北京故宫藏明历带朋“宣德”寄托款的戗金彩漆云龙笔筒为目前存世最早的漆笔筒,它的收藏价值在于笔筒制作工匠的名气,纹饰是创作还是仿作,其中镶嵌百宝的,还要看是否完整,有无后镶添补痕迹,原作无损品相佳则价高。

5、象牙、玉质笔筒

目前市场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玉质笔筒多见于清代。牙、玉笔筒鉴定方法与一般鉴定玉器、牙雕的方法相似,与竹木雕鉴定法也有借鉴之处,或可按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因品美质优,屡创佳绩。

二、不同材质的笔筒如何辨别真伪

1、瓷笔筒:看胎看釉看画

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中极难一见。天启、崇祯时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器口器足处有暗刻纹饰为崇祯瓷笔筒的典型特征。

清顺治瓷笔筒传世品略少,但器型品种较多,有直口直壁式、束腰侈口式等。康熙时瓷笔筒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品种极为丰富,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三彩及各种颜色釉。其典型特征是胎釉结合紧密,胎质细腻。无款者居多,少量有堂名款,器壁上亦见有干支款。

雍正、乾隆时期瓷笔筒传世品较清初要少,但制作精巧,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器型,如六方形、扁方形、双联形等。如粉彩双联方胜形山水笔筒,为乾隆时笔筒的典型。此时期官窑器物多有纪年款,民窑则为干支款或堂名款。

瓷笔筒除了要看胎、釉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如:清雍正木釉墨彩山水人物笔筒,在2009年北京瀚海春季拍卖会上以699.4万元成交。清康熙青花万寿笔筒,在2012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322万元成交。

2、竹笔筒:重时代风格和款识

竹是中国有着特殊文化意蕴的植物,与“梅、兰、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和“松、梅”一起则被称为“岁寒三友”,文人尤其崇尚使用竹雕笔筒。

目前最早的是明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朱松邻制松鹤纹笔筒,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洗练剔透,层次分明,起伏多变。继竹刻大家朱松邻之后,其子朱小松、其孙朱三松在嘉定竹刻中也颇负盛名。

清代竹刻艺术高度发展,竹刻名家层出不穷,清代竹刻笔筒继承了明代的优良传统,如清初的吴之_在继承嘉定“三朱”的同时,以浅浮雕突出主题,特别是留空为背景之法尤显北魏浮雕之神韵。如吴之_竹雕御马图笔筒,顾珏竹雕竹林七贤笔筒,为清代竹刻笔筒中的精品。

现今古玩市场多见仿制品,鉴定笔筒是否为名家之作,先看笔筒时代风格,然后是皮包浆与雕工,最后看款识。2010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周芷岩刻黄花梨竹石大笔筒,成交价竟高达873.6万元。

3、木笔筒:懂材质重雕工刀法

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沉香木、金丝楠木、红木、乌木、榉木等,以紫檀木、黄花梨木、沉香木等为贵。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做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意境深幽,以紫檀、沉香木较为常见,纹饰以花卉居多。清代木雕笔筒则风格截然不同,雕法更加全面,有浅刻及浮雕、镂雕、阴刻综合技法,刀法更纤巧细腻,古朴典雅。

鉴别木笔筒除要懂材质外,还应注意雕工刀法、工艺水平、年代早晚和时代背景。目前古玩市场上普通的木笔筒成交价在1000元以内,而清代早期的黄花梨和紫檀笔筒则非常罕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一件也不足为奇。在2011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只清代沉香木高浮雕山水人物笔筒成交价为161万元。2012年北京嘉德春拍上,明代周翥金龙海兽紫檀笔筒以5520万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木质笔筒的成交价排行榜。

4、漆笔筒:价值在于工匠名气

它的收藏价值在于笔筒制作工匠的名气,纹饰是原创还是仿作。其中镶嵌百宝的,还要看是否完整,有无后镶添补痕迹,原作无损品相佳则价高。如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花卉百宝嵌黑漆笔筒。该笔筒图案精美,布局讲究,是明代百宝嵌漆器的代表之作,显示了明代晚期漆工的高超技艺。该笔筒近乎立方体,口部是倭角正方形。平底无足,内外均髹黑漆,器壁四面选用螺钿片、寿山石、碧玉、绿松石、象牙等料,嵌出梅花、海棠等折枝花卉和蝴蝶,纹样精致绮丽,高雅不俗。

5、象牙、玉质笔筒:可借鉴竹木雕鉴定方法

以深雕、镂空和阴刻技法琢制山水人物等纹样,人物与景色相配,纹饰精致,层次丰富,布局繁密,立体感强。目前市场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玉质笔筒多见于清代,其中白玉笔筒价值最高。

鉴定方法与鉴定玉器、牙雕的方法相似,也可借鉴竹木雕的鉴定方法,按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2007年,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以5408.75万港元成交,创下了玉质笔筒和白玉雕刻的世界纪录,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笔筒的收藏最好能按不同材质而有所区别,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而且选择笔筒的时候,要首选名家的作品。如清代的吴之_、周芷岩、顾珏等著名的竹刻家,他们的作品精美绝伦。瓷质笔筒当以清代早中期为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乾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需要收藏者分外留心。

(1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逸尘尘的头像
    逸尘尘 2025年08月06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逸尘尘”

  • 逸尘尘
    逸尘尘 2025年08月06日

    本文概览:摘要: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 逸尘尘
    用户080601 2025年08月06日

    文章不错《不同材质的笔筒如何辨别真伪》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