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

网上有关“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法律主观:

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是:法律行为的当事人有意志和意思表示的内容。但是法律事实没有。法律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做某事之前事先进行思考。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一、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民事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分为法律行为和违法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吗

1、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并非一切民事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民事行为是与事实行为相对应的概念。事实行为是指不具有意思表示内容,但按照法律规定,在客观上引起了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如侵权行为、无因管理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发现埋藏物的行为;

4、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而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5、民事行为根据当事人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事实行为依据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

6、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相应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关于“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汲姿言的头像
    汲姿言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汲姿言”

  • 汲姿言
    汲姿言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法...

  • 汲姿言
    用户072612 2025年07月26日

    文章不错《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