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上一句

网上有关“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上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上一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承教了,使我觉得自己的诗文积累不够啊。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种叫“通感”的艺术手法,指人的感觉在触、味、听、视、嗅觉之间的相互转化。最简单的例子是看到葡萄就牙酸,这是条件反射,也是感觉之间的相互转化。

我以为,这两个句子也是这样的道理。这里的名词给我们充分的想象对象,然后我们的想象力自然发生了联想,这就有了奇特的艺术效果。而且这句话中,夜雪中的雪是有下雪的动词性意义的,而秋风一次更是给了我们动态的感受。记得一个说如何画风的故事,风是无形的,而我们却在想象中把它视觉化,于是有了轻风拂柳的画面。这里当然就有了劲风烈马的景象,再加上大散关、铁马,这些充满军旅气息的词,更给了我们铁马金戈的感觉冲击。

这样,奇特艺术效果的产生还有一个因素是前后的对比,前者更趋于静(即使是下雪,给我们的还是静的感受,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使然),后者却更趋于动(即使是静,那也是极壮烈的动之后的休憩或者对于昔日壮烈的追忆又或者是对未来的想象)。这里艺术上的多义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这样看来名词性的组合,最后带给我们的是想象的巨大空间和无限可能性。

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揽镜自照时只见豪气如山不知何时已成两鬃霜,夜雪瓜洲,铁马秋风已是当年旧事,此时方知世事艰难,其中有无限悲凉。 但英雄气慨并未消沉,慷慨激昂,以诸葛孔明自比,烈士暮年的 雄心依旧灼人。

关于“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上一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觅珍的头像
    觅珍 2025年07月28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觅珍”

  • 觅珍
    觅珍 2025年07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上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上一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承教了...

  • 觅珍
    用户072811 2025年07月28日

    文章不错《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上一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